一张拍于2003年的老照片最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照片中少林寺的释永信与他的师姐释永梅同框,画面里释永梅手中那部手机格外抢眼。那时候可还不像现在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,当时全国百人之中仅有21人拥有手机,和僧袍搭配起来,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协调。
提到释永梅,她可不是普通的尼姑。她早在70年代就开始剃度,那时河南的尼姑庵还未恢复,她只能寄居在俗家的弟子家中修行,并与他人一同磨练少林功夫。最后她一路爬升,成为住持,在少林寺内被视为尼众的领军人物。
想一想,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成就,对旧规矩一定了如指掌。然而,看她手中那部手机,又显得有些与时俱进,透着一丝灵巧。
展开剩余70%那时候的手机可真是奢侈,听说那是摩托罗拉的翻盖机,售价三千多元,普通工人得花半年工钱才能买得下。网民们纷纷发问,出家人不应该追求清心寡欲吗?这样高价的通讯设备算什么?
不过也有不同意见的网友,《维摩诘经》中不也提到过,在家就能修行,带个手机方便弘法有什么不对?其实深挖一下就是老规矩与新事物的碰撞。近年来,少林寺也是走在潮流前沿,藏经阁被打造得如同3D影院,还可以用VR体验禅武。
释永信曾说过,科技能助力佛法传播。但反对者的观点也有道理,班禅大师曾警告过,不要对手机过于依赖,提防干扰心境。
放在今天或许没什么,寺庙里使用微信、开直播的现象比比皆是。然而在2003年,确实是个新鲜事。有数据表明,当年城镇每百人中只有29部手机,而农村更是仅5部。
释永梅的手机一露面,就是在向世人表明:出家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。纠结手机本身其实没有太大意义。正如有网友所言,心中清净,带手机又何妨?如果内心不宁静,就算住在山洞里也没有意义。
近年来少林寺发展博物馆和AR禅堂,正是希望在祖宗智慧与现代科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。那张老照片中,释永信双手合十,释永梅的手机链在微风中摇曳。当时他们可能也没多想,只是一张普通的合影。
但如今看来,这正好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缩影。虽然争论不断,但无论是僧袍还是手机,真正重要的是能否保持内心的宁静。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资料,本文作者无意指向或影射任何现实的国家、政治体、组织、种族和个人。相关数据和理论均来自网络,以上内容并不代表作者对文章中的法律、规章、观点和行为的认可,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针对上述或相关内容引发的任何问题,作者将不承担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。
发布于:山东省道正网配资,配查信,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