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者助,失道者孤
在前文中曾提及,沈图南成为关税保管权改革的倡导者后,前方的险阻实际上已经难以避免。自古以来,任何触碰既得利益的改革举措,总会遭到权贵集团的抵制。剧集中康爷与虞老头作为明线出现,实际上则隐喻着背后国民党内部的重权资本集团联手,意图将沈图南拉下马。
李晟达中弹的事件与魏若来夺枪的插曲,以极其巧妙的方式被人操控,从而设置了一场环环相扣的陷阱。或许有人会质疑两者在时间上并不吻合但冤假错案之下,这一切都可以被伪造与掩盖。关键只在于案件所涉及的重要人物,其余细节反倒成了可以忽略的枝节。
魏若来之所以被牵连,与他的家庭出身息息相关。他的哥哥为共产党人,而李晟达则是共党的叛徒。叛徒被清除,在当时有其所谓“合理性”;而沈图南本就力挺魏若来,难免被牵连其中。
林樵松,这个身处两难之地的墙头草,选择押注沈图南未果,被康爷设下圈套,甚至险些被当作替罪羊。在康爷眼中,他已沦为毫无底线的可悲棋子,无所作为便连残余的立足之地也保不住。
魏若来和林樵松同样来自贫寒家庭,都是早年摸爬滚打的普通百姓,也都具备一定能力与理想。但命运让他们走上了不同道路。林樵松因体制腐败而逐渐扭曲,信仰偏离,而魏若来却因有明师指引,并坚守不卑不亢的品格,使得林樵松无法自抑地嫉妒和怨恨。他在经受了权力的压力与私人的郁愤后,若掌控魏若来,势必会下狠手。
只是,他低估了人格的力量。
魏若来显露出的坚韧和信仰,令他禁受住了酷刑逼供。不论林樵松如何严刑审讯,都无法撬开他的嘴;又不能让人死在手里,结果便是旷日持久的僵局。沈图南对此心知肚明,因此才亲自前往牢房,确认魏若来能否熬过这道难关。此时的沈图南,一方面目睹改革初见成效,另一方面也为魏若来的遭遇忧心忡忡,只能绞尽脑汁设法搭救。
正义终会战胜邪恶。
林樵松自以为深谙人性,把人的心理脆弱和肉体极限视为唯一突破口,以为这就能让一个贫寒出身的人屈服,事实却给了他狠狠一记耳光。手头唯一说得过去的证据,只剩一枚指纹,其余根本站不住脚。他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迫使魏若来自证其罪,却未曾意识到,那些在幕后操控全局的阴险人物,一旦局面逆转,定会弃他如敝履,届时背锅者只会是自己。
坦率而言,有些时候,林樵松的处境甚至让人觉得可悲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沈近真。留学德国,具备深厚的军械专长,因此出场便气场十足。家中一人擅长经济,一人精于军工,两条国家发展的生命线都握在沈家手里。若仅凭外部势力便能将沈家轻易击垮,那未免也过于小觑这对兄妹了。
魏若来的营救,势在必行。但如何做到理直气壮、不惹人非议,只能诉诸科学和事实。前文提到,唯一的实物证据只有指纹,这本身就是案件的漏洞。沈近真与德国科技精英建立的关系为案件提供了突破。要知道,彼时德国在枪械科技领域早已走在世界前列,这种专业水准为案件调查带来转机。魏若来使用的枪与杀害李晟达的凶器是否一致?外行射击与职业杀手留下的伤痕难道可以等同而论?这些都是破解困局的关键。
沈图南一方面为魏若来申诉,一方面也为自身清白,早就将案情上达高层。宋先生已经知晓情况,而当时的蒋介石也正处于整肃党纪的雄心阶段,对党内腐败极为不满。有鉴于此,沈图南顺着虞老的计划,将风波不断扩大,推动案件进入僵持阶段,再于关键时刻以铁证揭示真相,在铁一般的科学数据面前,这些权贵只能息事宁人,草草收场。这也是沈图南在危局中放出的一招险棋,其中唯一的不确定性是魏若来本人。这一局,沈图南赢了。
国民党内部的腐化堕落,使得魏若来逐渐看清,他们所争夺的终究只是个人利益,国家前途不过是牺牲品。大树之根已被摧毁,施加多少肥料都已无力回天。沈图南满怀推进中国改革的理想,最终却因体制之恶,被自己的同志所陷害。
人物的抉择推动着情感的变化。魏若来未来该如何选择,前路又在何方?难以预料,但他的成长与蜕变已然在此刻埋下伏笔。
道正网配资,配查信,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